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山西省社科联2025年度课题指南及24年度课题结项通知

发布日期:2025-04-01  来源:   点击:

各相关单位: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也是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落实起步”之年。为促进全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创新,更好地服务我省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全方位转型目标任务,结合实际,特制定本课题指南。

一、指导思想

2025年度省社科联重点课题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国、全省宣传部长会议部署,重点围绕我省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全方位转型任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大力推进学术学科创新,着力推出有实践指导意义、有决策参考价值的成果,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持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和力量。

二、课题项目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阐释研究

3.“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研究

4.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5.习近平文化思想及山西实践研究

6.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研究

7.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研究

8.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

9.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研究

10.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研究

11.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研究

(二)经济建设

12.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山西路径研究

13.山西省未来产业培育路径与重点领域突破研究

14.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城乡融合长效机制研究

15.山西省数字政府标准化发展研究

16.山西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研究

17.山西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研究

18.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路径研究

19.促消费、稳经济等宏观调控政策落地情况研究

20.能源市场阶段性特点与能源安全研究

21.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细分领域研究

(三)政治建设

22.地缘政治分析及国际关系研究

2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24.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与实践研究

25.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参政党建设研究

26.党的群团组织发展模式研究

27.山西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研究

28.纵深推进政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研究

29.山西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研究

30.现代化治理视域下山西安全风险防范体系构建研究

31.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研究

(四)文化建设

32.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

33.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34.山西拓展商旅文体健消费新空间研究

3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

36.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研究

37.网络舆情处置工作标准体系建设探究

38.新媒体时代下社科普及的传播策略研究

39.意识形态领域有关思潮和群体趋向研究

40.推进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研究

(五)社会建设

41.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42.乡村振兴和城镇建设协调发展研究

43.山西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研究

44.山西实施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研究

45.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质增效的方法路径研究

46.人口结构变化趋势与青年家庭发展问题

47.新时代“枫桥经验”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研究

48.新业态群体特点研究

(六)生态文明建设

49.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50.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影响

51.山西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研究

52.黄河流域(山西段)生态治理历史研究

53.森林公安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研究

54.山西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思路和对策研究

55.新时代背景下山西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七)决策参考

56.山西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研究

57.山西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体系研究

58.以战斗力倍增为核心的公安大练兵新体系构建及实践路径研究

59.山西公安司法鉴定能力提升研究

60.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变革影响研究

61.高速公路大交通流的分析研判与联动处置

62.农谚文化传承保护中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63.山西省农地流转对农户福利影响研究

64.山西能源领域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研究

65.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及审计作用发挥的探究

66.协同治理视角下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67.促进社会组织参与国际非政府组织活动的对策建议

68.网络微短剧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研究

69.引育青年返乡就业创业助力我省乡村振兴机制研究

70.数智时代青年思想引领的现实困境与有效性提升

71.乡村振兴背景下山西省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72.山西农村“空心化”治安风险与智慧防控体系构建研究

73.中部区域发展“银发经济”的综合效应探析

74.新质生产力驱动智能体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75.山西省中药材地方标准研究现状分析及发展路径探讨

76.山西地方党史档案整理与口述史抢救

77.地方志数字化研究的新视野与实践探索

78.“晋创谷”科技服务业示范区建设路径研究

79.省属国资国企在布局新赛道、培育新产业中的功能作用研究

80.山西省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研究

81.激活山西历史名人资源促文旅发展研究

82.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风险与预警机制构建

83.涉法涉诉信访治理中的“法理情”融合机制研究

84.优化我省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改革路径研究

85.人口负增长时代山西人口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86.健全专家参与公共决策机制研究

87.人寿保险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的创新发展路径

88.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研究

89.云冈石窟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90.山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研究

91.山西文物数字资源利用研究

92.新时代传承和弘扬晋商精神研究

93.加快山西省地热能产业发展配套政策研究

(八)综合

94.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

三、组织实施及其要求

(一)课题研究要求

本指南所列课题为重点研究领域和方向,专家学者可结合自身学术专长和研究基础自行设定具体题目。所选课题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着力推出体现山西水准的研究成果。基础研究要密切跟踪国内外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前沿动态,着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力求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和较高的学术思想价值;应用研究要立足我省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力求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强的决策参考价值,为山西高质量发展提供学理支持。

(二)课题负责人要求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3.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否则,须经两名同专业的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书面推荐;

4.必须承担课题的实质性研究任务,真正组织和指导课题按期完成;

5.每年只能申请一个项目,在已申请项目未结题前不得申请新项目;

6.课题力求在一年内完成,如有课题负责人变更、课题组成员变更、课题管理单位变更、课题需延期完成甚至终止课题研究等情况,均须由课题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同意,报省社科联审批备案。课题延期时限最多两年,到期仍不能结项的由省社科联作出撤销课题决定,追回已拨付资助经费,并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记录,课题负责人及其团队人员三年内不得申请省社科联重点课题。

(三)课题申报要求

严格遵守中央及省委关于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一系列相关制度规定,如实填写材料,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不得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记录,取消三年申报资格并通报批评。

(四)课题申报流程

课题申请者需于申报年度5月31日17:00前登录山西社科网(www.sxskw.org.cn)项目申报系统(山西社科网首页→项目申报系统→申报入口→填写申报书→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进行申报,申报成功后下载《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申请书》及《课题设计论证活页》PDF文件(打印2份申请书、3份活页),由学院统一于 6月9日中午12点前统一报送至社科部。

(五)课题结项流程

课题完成后,结项采取线下报送。课题组于结题年度登录山西社科网(www.sxskw.org.cn 山西社科网首页→课题研究→山西省社科联2025年度课题指南→附件),下载填写《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研究项目评审(验收)申请表及活页》及相关文件,由学院统一将结项材料与结项汇总表于6月9日中午12点前统一报送至社科部。

课题结项要求:

1.课题成果为不少于10000字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等;

2.课题成果查重率不得超过20%;

3.结项时需提交《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研究项目评审(验收)申请表》1份、课题成果及《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研究项目评审(验收)活页》3套(每套内含成果与活页各1份),课题成果查重报告1份;

4.课题成果封面需要有“项目编号(与立项文件统一)、学科类别、项目名称”等,成果及活页中不得透露课题负责人及工作单位等个人相关背景材料。

      应用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可根据成果实际情况,形成基础资料翔实、分析研究透彻、学理支撑厚实、对策建议切实可行的调研报告(2000字以内),提交结题成果的同时为省社科联主办的“决策参考”投稿。省社科联将择优把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报送上级单位或推荐给相关部门,进一步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

联系人:任磊 雷传方

社科部